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天龙配资
秋风掠过山野
36万亩高粱
正把大地染成喜庆的红色
沉甸甸的高粱穗红似火
风过时连片“红浪”翻涌
藏不住的丰收从田埂间漫出来
贵州省仁怀市的高粱采收季
正带着酒香拉开大幕
高粱红似火。
走进美酒河镇两江村的高粱地
饱满的穗头把高粱压弯了腰
村民们挽着袖子握起镰刀
割穗、捆扎、搬运的身影在“红浪”里穿梭
镰刀与秸秆的摩擦声混着欢笑声
织成最鲜活的丰收序曲
搬运的身影在“红浪”里穿梭。
“今年亩产700多斤
你看这颗粒,又大又饱满
真是实打实的好年成!”
村民陈长秀抹了把额头的汗
双手拿起沉甸甸的高粱穗
眼角眉梢都带着丰收的笑意
丰收的笑意。
作为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
这里的高粱
是酱酒酿造的“第一车间”
对仁怀人来说
这抹红不只是粮食
更是鼓起腰包的“金疙瘩”
颗粒又大又饱满。
“5亩地能收4000多斤
按酒厂订单价5.6元/斤计算
能卖2万多元!”
村民刘廷贵算起账来眉眼带笑天龙配资
这红彤彤的穗子
早成了看得见的希望
眉眼带笑。
在长岗镇茅坡村
丰收的打开方式已悄然升级
连片高粱地里不见密密麻麻的农民
取而代之的
是轰鸣的收割机在田间穿梭
轰鸣的收割机在田间穿梭。
农机手稳稳把控时速
既能减少籽粒掉落
又能一气呵成完成收割脱粒
收完一垄就及时清理割刀
确保下一段作业顺畅高效
脱粒。
“以前全靠人工
一个人一天顶多收3分地
现在机械化作业
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20亩
算下来能省3000多元!”
种了多年高粱的罗吉英感慨道
高粱红啦。
如今,茅坡村88%的土地实现宜机化
农机合作社统筹的11台收割机
8台犁土机和6台烘干机
让栽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
全村6000余亩高粱计划8月底前收完
预计产量400万斤、产值2000万元
380多户农户户均能增收3.6万元以上
收割全程机械化。
这些天
茅坝镇安良村高粱地里
同样是一派丰收景象
农机手驾驶的联合收割机
能将高粱损耗率控制在3%以下
一次性完成采收脱粒
机械化收割。
“80多亩地
4台机器一天就收完
再也不愁忙不过来了!”
效率高得让村民杨元敏笑开了花
笑开了花。
今年
安良村4110亩高粱订单
覆盖了全村562户
技术辅导
↓
农机调配
↓
对接收购企业
全链条保障
让“户户参与、人人受益”成了现实
机械化收割。
从镰刀飞舞到机械轰鸣
仁怀的高粱产业早已搭上现代化快车
全市统筹配备的94台收割机、42台拖拉机
84台烘干机和27台轻选机
构建起从收割、转运到烘干精选的
全链条机械化体系
不仅让采收效率大幅提升
更守住了“颗粒归仓”和品质保障的底线
高粱产业搭上现代化快车。
据统计
今年仁怀高粱预计总产量达9万吨
总产值超8亿元
能让5万多户农户的腰包更鼓
这红彤彤的丰收背后
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生动实践
更是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
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红彤彤的丰收。
每一粒高粱被珍视
每一份辛劳有回报
这片土地上的丰收故事
还在继续书写
……
(图/文 涂顺菊、蒲鑫鑫、雷贵长、宋迟、任倩、赵宇航)天龙配资
倍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