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7月24 日,A 股市场迎来一个重要时刻,上证指数收盘报 3605.73 点,这是自2022年1月以来金御优配,时隔 3 年半首次在收盘时重新站上 3600 点关口。3600点之后,对于A股市场来说,到底是机会还是风险?
A 股重返3600点,是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与资金流动性支撑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端,2025 年 7 月 “反内卷” 政策下,钢铁、水泥、光伏等行业加速产能出清,二季度钢铁利润同比大增 ,龙头盈利超预期;新 “国九条” 强化分红要求,证监会提出 “三个确定性”,国家队ETF二季度净申购超800亿元锁定底部。资金面,房地产下行使居民存款高企,10 年期国债利率仅 2.8%,资产荒下险资权益配置比例升,高股息银行股成配置重点,机构交易占比高企,资金结构转向机构主导。同时,1.2万亿元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开工带动相关产业链爆发,AI算力需求激增推动半导体国产化估值重构,这些因素形成合力推动市场上行。
指数涨到3600 点,当前市场呈现新的变化:
首先是板块分化与轮动加剧,呈现 “指数强、个股弱” 的特征。银行板块自 “9・24 行情” 以来涨幅达 54.7%,成为权重主力;“反内卷” 政策推动的玻璃玻纤、普钢、及 “雅江水电” 概念相关产业链表现活跃。而传统消费与部分周期板块,受需求疲软与行业分化影响金御优配,股价持续低迷,轮动速度加快让投资者操作难度加大;
其次是估值与资金结构分化,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但内部差异大。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成长板块因预期过高出现局部泡沫,银行、公用事业等板块估值低,受险资等长期资金青睐。资金面呈现 “机构主导、热点集中” 特征,成交额维持1.8万亿高位,增量资金扎堆政策热点,不过科技股整体疲软。
最后是政策传导与情绪博弈,政策对市场的影响路径清晰,“反内卷” 供给侧改革使钢铁二季度利润增 37%,雅江水电开工拉动中游制造扩散,形成 “政策→商品→股票” 传导链。市场情绪矛盾,融资余额重返 1.9 万亿元,可若政策预期边际变化,容易引发资金快速切换。4 月以来通信、有色等领涨,食品饮料严重跑输,反映资金在政策确定性与产业趋势中聚焦少数赛道,加剧了结构性分化。
3600点之后,短期或有冲高回落以及震荡风险金御优配,而中期大机会仍在酝酿:
短期来看,面临震荡消化压力,风险需要警惕。技术面上,3600-3700 点是历史套牢盘密集区,若成交额持续萎缩,可能回踩前期缺口。事件层面风险也不容忽视,7月底重要会议若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可能引发获利盘撤离;8 月初中美贸易会谈,外贸板块或面临 压力。局部过热也暗藏隐患,雅江水电站概念股部分标的市盈率飙升,多晶硅期货暴涨后监管风险上升,市场情绪高涨下,投资者盲目追涨杀跌易加剧波动。
但从中期来看,慢牛根基稳固,机遇可以把握。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93阅兵前政策维稳预期强化,证监会部署 “培育耐心资本”,养老金等增量资金可期,特别国债、城市更新等财政工具储备充足,能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全球流动性宽松也将助力市场,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超70%,美元走弱推动人民币资产重估,北向资金7月逆势净流入。产业升级带来结构性机会,科技成长领域如 AI 算力、半导体设备发展态势良好;周期行业在 “反内卷” 下龙头市占率提升;银行、黄金等具有防御价值,经济复苏也将带动企业盈利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在此之下,需要平衡短期与中期,精准布局。短期可控制仓位,规避估值过高的热点标的,关注 7月21日跳空缺口支撑,若政策或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持仓。中期应聚焦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方向,布局 AI 算力、半导体设备等科技成长股,以及 “反内卷” 下的周期龙头,同时配置银行、黄金等防御资产。密切跟踪美联储降息、国内政策动向及企业盈利数据,在市场震荡中把握优质标的的布局机会,兼顾短期波动与中长期成长。
总之:短期可能有震荡或冲高回落风险,但趋势上,大机会可能来临。
1、短期在 3600点附近需消化套牢盘,关注中美会谈及三季报验证,指数若冲高回落或短期调整可考虑加仓;中期若成交额稳于1.8 万亿 + 居民存款搬家启动,有望复制2014 年下半年主升浪,目标指向4000 点。
2、操作核心是守住高股息底仓,机动资金布局回调后的成长股。同时,远离情绪驱动的题材股,借道ETF分享指数红利。还要紧盯险资权益配置比例以及美联储降息落地这两大信号。
3、当前,市场已从 “救市周期” 迈入 “制度红利周期”,3600 点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但节奏比较重要下更需注意慢牛的大机会,只有聚焦政策与业绩确定性下才能穿越波动,收获慢牛红利。
倍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